-
AMPK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 AD)是一个与年龄密切相关的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是痴呆的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据估计,2010年在世界各地有3.56亿AD患者,2030...
来源:ANDs 2023-02-24 -
Alzheimers Dement: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毛颖教授研究表明血管...
血管改变或病变是神经退行性过程中后续事件的最早前兆,增加了血管性认知障碍和痴呆的风险,甚至阿尔茨海默病(AD)的风险。正常的大脑功能需要持续的脑血流量(CBF),以确保足够的氧气、能量代...
来源:MedSci梅斯 2023-02-24 -
PNAS:这个分子能够阻断和恢复帕金森氏症引起的神经变性
帕金森病(PD)的特征是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逐渐丧失,这是目前的治疗方法无法预防的。近日,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研究人员发现,SynuClean-D分子可以阻断导致帕金森病发作的聚集物形成,并恢...
来源:生物探索 2023-02-24 -
疱疹病毒导致阿尔茨海默症?这篇综述了解一下
作为老年性痴呆症中最常见的类型,阿尔茨海默病(AD)的致病原因有哪些?一直以来,研究人员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近日,最新一篇综述证明,这个答案可能就在我们的鼻子底下——引起唇疱疹的疱疹病毒...
来源:生物探索 2023-02-24 -
Trends Neurosci全新综述:衰老--炎症--阿尔茨海默病
衰老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键危险因素,衰老细胞在组织中积累,通过释放炎性因子,导致与年龄相关的病理改变。由此产生的问题是,衰老诱导的炎症是否能导致AD的发生? 基...
来源:brainnew神内神外 2023-02-24 -
Science子刊 | 新型tau蛋白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新治疗靶点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以记忆力衰退、学习能力减弱为主的症状,并伴有情绪调...
来源:brainnew神内神外 2023-02-24 -
Cell:科学家揭示光调节机体代谢过程背后的神经分子机制
研究表明,人造光(artificial light)是引发机体代谢紊乱的一种高风险因素,然而,光调节机体代谢背后的神经机制,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上题为“Li...
来源:生物谷 2023-02-23 -
《科学》重磅:科学家终于破解了致幻剂治疗精神疾病的机制!
近年来,虽然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药物研发取得了不少重大进展,但是也有很多新的问题冒了出来。 例如,为什么裸盖菇素等致幻剂可以有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1],而同为5-羟...
来源:奇点糕 2023-02-23 -
Nature:大脑越用越“废”?神经元DNA修复机制,或推动相关疾病研究...
“用进废退”这句俗语广泛适用于从人体肌肉到思想的一切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趋势会愈加明显。但当涉及大脑时,这种使用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尽管脑细胞的使用确实可能有助于保持整个生命过程...
来源:生物探索 2023-02-23 -
糖尿病二线老药焕发新机!Neurology:该药可降低16%痴呆风险,这...
新的研究表明,噻唑烷二酮吡格列酮治疗可能为新诊断的有中风或缺血性心脏病史的2型糖尿病(T2DM)老年人提供最大的预防痴呆的保护。 总体而言,在韩国的一项大型队列研...
来源:MedSci梅斯 2023-02-23 -
Stroke:大脑中动脉梗死,为什么丘脑低灌注?
作为功能性脑网络的整合中枢,丘脑与整个大脑紧密相连,幕上卒中可导致同侧丘脑功能性抑制,其特征是代谢和灌注下降,这称为性引起,并可能导致长期结构变化,如同侧丘脑萎缩。 ...
来源:brainnew神内神外 2023-02-23 -
研究显示,挖鼻孔会增加痴呆风险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呼吸道病原体,是导致肺炎的重要病原体。肺炎衣原体主要感染肺和鼻粘膜,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它与多种呼吸道以外的疾病有关,...
来源:生物世界 2023-02-22 -
EB:结构病因耐药性癫痫患儿迷走神经刺激的疗效观察
迷走神经刺激(VNS)是治疗耐药性癫痫(DRE)的常用方法之一。为了分析VNS对结构性病因DRE患儿的疗效,Epilepsy & Behavior杂志发表了一项队列研究,对95例具有结...
来源:MedSci梅斯 2023-02-22 -
神经综述:内囊梗死的研究进展
内囊连结大脑皮质、丘脑、脑干和脊髓,是各结构传入及传出纤维交汇之处,内囊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严重、进展快、致残率高、预后差。内囊的血供来自于颅内大动脉和其分支血管的中央支或深穿支,这些血...
来源:神经病学医学网 2023-02-22